“全国房屋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的36.3%,碳排放占全国能源相关碳排放的38.2%。”这是《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2023年)》公布的数据。9月4日,天津市气象局举办建筑节能气象服务“跨界智谈”专家访谈,气象、建筑领域专家开展深入交流。
建筑节能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从建筑设计之初到运行维护,气象条件都是判断其是否节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天津市气象局深耕建筑节能降碳气象服务关键技术,为节能降碳提供支撑。
“过去30年,我国五大建筑气候区划版图发生了显著变化,江南体育官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严寒区变为寒冷区。江南体育官网,”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李明财表示。这是天津市气象局多年科研攻关的成果。
自2011年起,市气象局瞄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需求,开展气候变化对建筑节能影响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系统评估和梳理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建筑气候区建筑能耗的以及室外气象参数的影响,阐明影响建筑能耗的关键气象因子及其影响权重。
市气象科学研究所研发适应不同气候区的典型气象年的生成技术,尤其是在天津jn江南官方,,结合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计算适用于本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逐小时典型气象年参数。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天津建筑节能气象参数地方标准的修订,更为建筑节能设计的科学化、精细化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孙永霞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在建筑设计之初,室外气象设计参数是确定围护结构做法、保温材料厚度以及供暖空调设备选型的重要依据,气象服务让建筑行业设定的参数标准更科学。”
截至目前,市气象局与相关单位共同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行业性及国际性的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气象参数与算法》《供暖气象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室外气象参数取值方法》建筑行业团体标准及《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建筑行业标准等,以及建筑节能领域的国际ISO标准,为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建筑节能技术提供支撑,助力加快绿色建筑发展。
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运行阶段的节能降碳是重中之重,其碳排放量占建筑整体生命期碳排放的80%,建筑节能需从更精细的设计和高效用能设备管理入手。
为此,市气象局在建筑节能的气候适应性关键技术研发方面下持续深耕,构建了气候变化条件下建筑供暖空调能耗评估及预测模型,为现有建筑实现节能降耗提供气象支撑。不仅将研究视角从单体建筑拓展到城市尺度,还通过模拟办公场所、商场、体育场馆、居住建筑等四种建筑类型的采暖、制冷需求,探索暖通空调室外设计、建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气象参数计算方法,实现对不同建筑的燃气、电力等能源消耗的量化分析。
市气象部门还研发出一套建筑供暖负荷预测模型以及 “按需供热”的动态前馈调控方法,即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物对气象因素的敏感度及响应时间,并结合供热管网的滞后性差异,为供热部门提供动态调控方案,既保证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又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为供热、暖通等企业提供精细气象服务。
“今年年初,我们研发的建筑节能气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初步实现为全国600余个城市开展建筑节能设计气象参数计算,以及基于气象影响的设计负荷预测。其中,气象参数涵盖供热、通风、空调等节能设计的10余种参数,可直接用于建筑节能设计与科学运控。”李明财说jn江南官方,。
市气象局积极向全国推广建筑节能气象服务技术,先后组织完成建筑节能降碳气象服务技术推广项目10余项。如,开展青藏高原地区5个台站的典型气象年研制,完成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建筑节能气象参数的研制工作,为青海省的6个城市计算出建筑节能设计气象参数,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建筑节能设计气象参数数据处理与计算等。
面对新挑战,市气象局于2023年牵头编写《建筑节能气象参数编制专项工作方案》,将利用三年时间建立起统一观测时长、代表性强的全国各城市建筑低碳节能气象参数集,研发涵盖建筑供暖期、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典型气象年等多类气象参数产品,覆盖全国2000余个县级行政区,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支撑绿色和低碳发展方面的科技支撑作用。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建筑节能气象服务平台制作服务产品 摄影:张妍